元朝末年的一天,一位秀才小心翼翼地走到了一个人家的门前,轻轻敲了敲门。片刻之后,一位气质非凡的妇人从屋内款款走出,姿态轻盈,神采奕奕。
秀才顿时愣住了,久久站在那里,愣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。原来,屋里的主人正是那个近邻人皆传颂的“美丽寡妇”。她的丈夫早逝之后,周围的男人纷纷投来热切的目光,提出求婚的请求,但这位妇人却始终没有接受任何一位男子的提议。如今,这位秀才显然也是来“提亲”的,妇人清楚地知道他的目的,便直截了当地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心意。然而,秀才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弃。
无奈之下,妇人心生一计,决定用一副对联来考考他。如果秀才能对得上,她就考虑试一试。如果他只是个“才疏学浅”的人,那他以后就不该再打扰自己。听到这个要求,秀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展开剩余84%这位寡妇虽早早承受了“丧夫之痛”,但她并非一般女子,她也曾接受过文人教育,才情出众。于是,妇人出题:“野花不种年年有”,她怀着些许挑战的心态,静待着秀才的反应。
那么,这位秀才到底能否应对得上这一题,赢得“美人”的心呢?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故事的帷幕。
---
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的名著《警世通言》。话说元朝末期,江南地区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,她名叫申想儿。年轻时,她便被家中安排嫁给了一个书香门第的男子,不久后,她的丈夫考中进士,功名在手,日子过得如诗如画。然而,命运弄人,年纪轻轻的申想儿便早早经历了丧偶的痛苦。
她的丈夫在出嫁后的第三年不幸因落水生病去世,申想儿一下子从幸福的妻子变成了寡妇。尽管元朝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明,但女性在丈夫过世后的三年守节依然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规范。申想儿的丈夫留下了丰厚的遗产,使得她在寡居期间依然过得相当优越。
在元朝的风俗里,当一个女性丧夫三年后,便可以再嫁他人。于是,附近的男人们纷纷上门求婚。无论这些男人如何英俊或富有,申想儿却始终没有动心。她的已故丈夫是进士出身,才貌双全,申想儿又岂会轻易屈服于普通人呢?渐渐地,她在街坊邻里之间的名声变得越来越不好,有人怀疑她克夫,还有人传言她性格刻薄,变得“不可接近”。
然而,有一个外乡人不信邪,他名叫阿儿浑,乃是地方官员达鲁花赤的儿子。阿儿浑向来盛气凌人,认为自己可以摆平所有事情。他听说了申想儿的事,觉得其他男人都搞不定的事,他一定能轻松解决。于是,他派人送上丰厚的礼品,欲图娶申想儿为妻。可惜,他的信使却被申想儿当场拒之门外,这让平日里横行无忌的阿儿浑感到极为不快。
愤怒之下,阿儿浑召集了一帮平时与他为恶的伙伴,准备好好“收拾”申想儿一番。然而,他意识到,若是公然动手,难免会引起周围百姓的反感。于是,他心生一计:利用家族的官场势力,为申想儿栽赃陷害,逼她屈服。毕竟,阿儿浑早有意将申想儿纳为妾室,若真的将她置于死地,岂不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?所以他只打算给申想儿一点教训,让她明白谁才是这个地方的“王者”。
然而,阿儿浑低估了申想儿的聪明和坚韧。申想儿迅速看出了阿儿浑的企图,开始策划如何应对他的报复,准备给他一个“深刻的教训”。
当时元代的官员若想对付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简直易如反掌,但申想儿并不是那种任人欺凌的弱女子。她早已做好准备,开始反击阿儿浑的手段,并利用他自身的傲慢和轻视,成功转危为安。
接下来,申想儿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计谋,将阿儿浑引入了一个陷阱。在一个荒郊野外,申想儿乔装成普通农妇,与阿儿浑相遇并巧妙引诱他入圈,最终通过一场“舞蹈游戏”,让阿儿浑醉倒。她趁机盗走了他随身携带的“尚方宝剑”——这把宝剑象征着阿儿浑父亲的权势,是他为所欲为的“护身符”。
当阿儿浑的手下赶来时,已经找不到申想儿的踪迹。阿儿浑惊慌失措,但即使他回想起之前与申想儿的接触,也无从下手,因为那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申想儿巧妙地设计了。
阿儿浑惶恐地回到家中,焦急地寻找宝剑,但由于他的傲慢和不小心,他根本没有想到会因此丢掉如此重要的物品。得知丢失宝剑后,阿儿浑不敢公开声张,而是默默地承受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,完全失去了曾经的霸气。
然而,申想儿并未因此轻松过日子,她深知,宝剑一旦被人发现,自己和附近村民都将陷入危险中。于是她决定将其埋藏在郊外一个隐秘的地方,妥善处理这一切。
正当她准备松一口气时,背后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。她回头一看,见一个书生站在不远处。申想儿心中一紧,急忙后退几步,担心这位书生将自己的秘密暴露出去。然而,命运的安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。
这个书生名叫施,是一位正赶路的秀才。原来,他并没有看见申想儿埋剑的情景,只是在附近的破庙里住过一夜。两人相视一笑,算是结识了。施秀才对申想儿一见钟情,开始暗自打探她的住所。经过一番努力,他终于找到了她所在的镇子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-网络炒股杠杆平台-股票配资公司开户-杠杆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